法人網訊(全媒體記者 李遼)近日,2022首屆深大灣區論壇“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研討會”在廣東深圳舉行。來自內地和港澳的280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圍繞民營經濟司法保護和企業合規建設、統一大市場建設與反行政壟斷、數字時代的法治底線與信息保護、灣區規則銜接與法治合作等話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本次研討會由深圳大學和深圳市法學會主辦,由深圳大學法學院、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深圳市法學會港澳法律研究會、深圳市法學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青年研究會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深圳市法學會副會長、深圳大學法學院院長劉俊在開幕致辭中指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尊重規律、回歸常識才能構建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打造出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一國兩制”研究所所長韓大元指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核心在于實現較高程度的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真正落實需要讓法治真正成為社會共識,粵港澳大灣區的營商環境得天獨厚,尤其深圳可以走在法治化營商環境改革的前列。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利明表示,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要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強化產權的立法保護,要堅持平等保護原則,制定與民法典相配套的法律法規。
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卞建林認為,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完善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規范體系,要貫徹少捕慎訴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產權、知識產權的保護,要強化刑事案件的訴訟監督,深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整改。
針對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問題,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瑞華表示,合規改革的真正推進需要行政監管部門轉變思維方式,引入協商性、合作性的行政監管方式。
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馬長山,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曉曄,中國法學會商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慈蘊等專家學者分別就數字法治、反壟斷法、企業合規等話題作了精彩發言。
責編:惠寧寧 編審:崔曉林
校對:張波 張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