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主體:構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全面領導下的社會治理職責體系。社會治理主體論是指執政黨、政府、社會等多方力量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充分履行各自職責,發揮主體作用,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堅持黨對一切社會治理工作的領導;發揮政府在社會治理的主導作用,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活動,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職責明確、依法管理的政府治理體系;充分發動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的強大力量,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形成政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基本原則:堅持問題導向,把專項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有機結合起來。社會治理、平安中國建設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后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更高質量“公共品”需求與更便捷“法福利”供給。歷史和實踐深刻啟示,必須始終堅持專項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原則,并將其貫穿于改善民生福祉,健全治安防控、公共安全、市域治理、基層治理、網絡治理等平安創建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
治理體系: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從創造人類治理文明新形態的高度看,中國式社會治理體系型構了涵蓋國家安全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公共安全應急體系、生態治理體系、基層治理體系、“三調聯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工作體系等在內的中國式社會治理體系的整體架構。歷史實踐深刻啟示,必須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于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加快建立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政社合作體系、社會矛盾化解體系、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公共安全體系、突發事件應急體系、生態空間治理體系、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完善村(居)社區治理體系是形成政社合作共治,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中心環節;“三調聯動”工作體系是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的重要載體。從而構成了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綜合效能、優勢互補,具有“中國之治”特色的治理體系。
民主協商:推進社會治理全過程人民民主,提升政治協商制度在社會治理中的整體效能。民主協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具有大團結大聯合、共同凝聚民族復興偉業民心民力智力的制度優勢。完善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展現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發揮人民政協民主效能,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共同構成中國特色民主協商制度體系。為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社會治理整體效能提供了磅礴偉力。
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需要法治保障。如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方面,須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加強基礎建設,加快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和促進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立法,不斷完善社會治理法治實施、監督、保障的體制機制。另一方面,公職人員尤其是擔負領導職務的人員須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在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防范風險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再一方面,須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深化基層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設建立在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之上,推動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環境。
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胺ò蔡煜?,德潤人心?!狈膳c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法律的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支持,道德踐行離不開法律約束,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我國農耕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須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與自治和法治相融合,與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白灾巍笔巧鐣卫聿豢苫蛉钡闹匾M成部分。歷史和實踐深刻啟示,必須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機制,使之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等工作中發揮更大效能;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重大矛盾風險化解在市域,把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把大量糾紛化解在訴訟前,為持續創造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人類減貧史三大奇跡作出重要貢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
全球治理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共同體著眼于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國內外環境?!巴苿尤蛑卫眢w系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形塑了包括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擴大開放水平、全球生態治理、公共衛生、反恐合作、網絡治理、文明交流、人權保護、涉外法治在內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命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