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根據《通告》,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
近年來,隨著應用軟件產業迅猛發展,各類互聯網應用軟件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諸多便利,但也產生了一些問題,特別是智能手機預置軟件過多過濫且不能卸載或無法徹底刪除等問題,飽受廣大用戶詬病。這些非必要應用軟件,不僅占用了手機存儲空間,影響運行速度,而且導致耗電增加、流量消耗。更嚴重的是,一些應用軟件被植入惡意木馬,強行推送各種資訊,窺探用戶隱私甚至惡意“吸費”等,致使用戶多項合法權益受損。
針對手機預置軟件這一“頑疾”,相關部門多次出手規范,并起到了積極作用。不過,當前手機預置軟件不規范問題仍一定程度存在,究其原因還是利益驅動。一些手機生產企業出于利益最大化,不惜犧牲用戶選擇權,把預置軟件從基礎必要型擴充到“付費就預裝”,甚至為應用程序設置卸載障礙。
此次,《通告》不僅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不可卸載”預置應用軟件的定義和范圍,而且進一步壓實終端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明確生產企業對預置應用軟件的全鏈條管理責任,要求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這些規定意味著相關企業在預置軟件時必須要謹慎而行,把選擇權交還給用戶,不僅有助于保障用戶合法權益,也將有助于手機生產企業、應用軟件商家做好產品和服務,促進相關行業健康發展。
產品與服務是企業存活的“氧氣”,也是企業根本所在。只有以用戶的真正需求為中心,與用戶建立利益共同體,企業才能有長久的未來。希望相關企業嚴格遵守有關規定,遵循依法合規、用戶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則,落實主體責任,提升應用服務供給水平,讓用戶用得既放心也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