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姚瑤
8月27日零時許,河南平頂山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園的鱷雀鱔終被捕獲。在直播圍捕時,一度有超過3000萬網友在線圍觀“捕魚現場”?!斗ㄈ恕酚浾甙l現,近期除河南汝州外,北京、湖南、廣西、山東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
屬于外來入侵物種的鱷雀鱔,為何會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區域?8月29日,生態環保專家、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陳克林,就此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物種入侵破壞生態
生態環境部《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19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外來入侵物種繁殖極快,它們本不該生活在這里,但在闖入并適應新環境后,便會把原來分布在當地的物種消滅,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系統?!标惪肆衷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中國已被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困擾多年,很多物種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系統。如遍布在許多沿海城市的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給當地帶來一系列嚴重生態問題和經濟影響。
互花米草原產于北美東海岸及墨西哥灣,生長于灘涂濕地或入海河口,耐鹽耐淹抗風浪。1979年,為了抵御臺風、保灘護岸,我國將其引入。陳克林告訴記者,“在互花米草剛引入時,優點非常明顯,它們可以很好地促淤造陸。只要在海岸邊種植,該區域很快便成為一片陸地。然而,互花米草繁殖速度極快,幾乎遍布從溫帶到亞熱帶的海岸帶,占領了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很多當地植物因此滅亡,甚至,由于它們在灘涂地瘋狂生長,很多人們經常食用的貝殼類海鮮也消失不見了?!?/p>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03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布首批16種造成嚴重生態危害和經濟損失的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互花米草作為唯一海岸鹽沼植物名列其中。近10年來,互花米草在中國沿海迅猛暴發,遍布全國海岸帶,給多地造成一系列嚴重生態問題和經濟影響。
以山東省青島市為例,互花米草于1988年在青島膠州灣濱海濕地已有分布,2012年開始明顯擴張。2020年7月,根據遙感影像與無人機實地調查,青島市互花米草總面積大約為1218.17公頃(約合18272.55畝),2021年部分區市對互花米草分布面積進行重新實測,合計1312.09公頃 (約合19681.35畝),比2020年增加了93.92公頃(約合1408.8畝)。
監管問題亟須關注
對于很多養魚人來說,飼養黑魚經常讓人頭痛,因為黑魚屬于肉食性魚類,不僅性格兇猛,捕食能力也很強。它們不僅會吃同類幼崽,連其它魚類幼崽也不放過,小魚苗常常被黑魚輕松捕獲。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引發熱議的鱷雀鱔對兇猛的黑魚照吃不誤,成為水中名副其實的“巨無霸”。據了解,成年鱷雀鱔身長在3米左右,有記錄的最大一條鱷雀鱔體長超過6米,體重達到70公斤。鱷雀鱔不僅個體比黑魚大得多,而且比黑魚更加兇猛。因此,很多魚類成為鱷雀鱔的口中之食。
記者了解到,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有的是人為引進,有的則是無意引進的。但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引進,當其泛濫成災時,便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在此背后的監管問題,亟須受到更多關注。今年8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對外來入侵物種的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治理修復等多方面作出更為詳細的規定。
8月25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牟希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規定了防范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內容,要求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為此,今年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關于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對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其中包含了鱷雀鱔。
除鱷雀鱔和互花米草以外,水葫蘆、巴西龜、福壽螺等均屬于外來入侵物種,都曾給我國多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陳克林強調,很多外來物種具有雙面性,引入時有很多優點,但在其泛濫后,缺點凸顯出來。不同的是,剛發現外來入侵物種時,治理難度相對小一些,而泛濫后,后期治理難度非常大。
預先防范勝過后期治理
“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帶給人們的災難是沉痛的?!?陳克林對記者表示,往往需要大量時間和財力,難度極大。
以互花米草為例,其在周邊近海區域生長蔓延,不僅霸占灘涂,由于繁殖能力超強,種子或植株可隨風四處漂流,條件適宜即能生長。據媒體報道,互花米草曾嚴重影響上海崇明島的濕地生態環境。其通過競爭取代的方式嚴重威脅土著種海三棱藨草和蘆葦,造成海三棱藨草分布面積嚴重萎縮。海三棱藨草的種子、球莖與幼苗是長江口候鳥重要的食物來源,互花米草的入侵將會影響到鳥類食物來源和棲息地面積,造成濕地生態系統結構改變和功能退化。
為此,上海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綠化局、崇明區政府通力合作治理互花米草,總投資超過11億元。陳克林曾目睹上海崇明島對互花米草的治理過程,修建大壩圍墾放水,將互花米草淹死。他表示,這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但此方法投入資金大,治理難度高。即便將互花米草全部淹死,也許一陣大風刮過,其種子隨風而來,仍會生根發芽,瘋狂生長。
陳克林認為,防治外來物種入侵,要從根本上遏制。比如,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之初,應及時治理,爭取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益處,不能等到其已瘋長再控制?!巴鈦砦锓N入侵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不可估量,國家非常重視相關問題?!?/p>
對于外來入侵物種被無意識引進的行為,比如國外開展活動時,攜帶和傳入外來物種,陳克林表示,預先防范比后期治理更重要。一方面是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應向廣大老百姓普及外來物種相關知識,尤其是經常出入境的公民。大家的知識水平提高了,了解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威脅和破壞程度后,便會懂得申報境外帶回物品的重要性,主動自行控制。
入侵物種禁止交易?
8月29日,記者在多個網購平臺搜索“巴西龜”“水葫蘆”等關鍵詞,發現多個網店售賣這些外來入侵物種。雖然很多網店強調作為觀賞用,但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既然這些商品已屬于外來入侵物種,為何還允許交易呢?從防范角度看,應該禁止外來入侵物種交易嗎?
對此,陳克林表示,外來入侵物種通常指外來物種被引入當地自然繁衍或繁殖。至于是否可以交易,沒有規定禁止。他認為,外來物種在交易后飼養、放生、丟棄等問題更應引起人們重視,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
此外,一些大型水族館是外來入侵物種泛濫的高風險場所之一,其引進或處理外來物種的方式,需要相關部門全面監督。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違反規定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條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明確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制度,每10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國普查,掌握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危害程度等情況,并將普查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自然資源“一張圖”。同時,將建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制度,構建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絡,按照職責分工布設監測站點,組織開展常態化監測。
近年來,從立法、宣傳等多角度,都能看出我國對于外來物種入侵問題的重視。在監管層面,相關管理制度正在不斷完善中。
(責編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