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法人網 全媒體記者 李韻石
你可能想象不到,中小學生購買文具也能上癮。精美的包裝、奇特的造型和動漫人物聯名的文具盲盒成為中小學生的“新寵”,但越來越多的文具盲盒,因溢價高、交易不公、成癮性高等使得家長日益憂慮。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通過互聯網調研、抽樣調查、家長訪談等方式對文具盲盒展開調查。據分析,未成年人購買盲盒與社交需求有關,且相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更易購買成癮。
文具盲盒成中小學生“新寵”
2021年12月16日,突如其來的大風降溫令北京寒氣逼人。17時30分,正值晚高峰,盡快回家享受溫暖是多數人的選擇。但《法人》記者無意中發現,幾個小學生剛放學就跑進一家僅幾平方米的文具店里,對著店員喊:“叔叔,我要那個粉色的?!薄笆迨?,我要5個海賊王的盲盒?!焙Y\王、奧特曼、哆啦A夢、柯南等原本應該出現在玩具店的玩具,現在卻以文具盲盒的形式熱銷,成為中小學生的“新寵”。
文具盲盒是指集合了筆、本、橡皮等,經隨機組合,搭配中小學生喜愛的動漫人物形象,以盲盒形式出售的文具組合套裝。記者走訪北京市豐臺區、朝陽區和大興區內幾所學校周邊的文具店發現,貨架上包裝絢麗多彩的文具盲盒和盲袋,占據著店鋪最為醒目的位置。
2021年12月17日,在北京市豐臺區一家文具店里,老板胡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每天放學后,我這里都會排長隊,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挑選文具盲盒和盲袋?!迸c之前“店內經營傳統文具、生意一度慘淡到要關門地步”相比,如今的火爆讓胡先生頗感意外,他準備抓住這個商機,“我要把貨架上的文具撤下來,全部換成文具盲盒?!?/p>
豐臺區另一家文具店里,當記者詢問文具盲盒和盲袋的銷售情況時,老板張先生告訴記者,“文具盲盒套裝”特別受小朋友的歡迎。帶有海賊王和奧特曼形象的款式最受男孩子喜歡,而囡茜系列和哆啦A夢款式比較受女孩子青睞。
張先生介紹,文具盲盒價格從2元到100元不等。有的里面僅有一根鉛筆或一塊像皮,有的里面卻包含了便簽本、精美書簽、熒光筆等,還會隨機出現文身貼、手表、桌游卡牌等。記者隨機在店里拿起一款名為晨光熊貓書院的文具盲袋套裝,其外包裝顯示:里面有4種實用文具,售價30元。
在對家長的隨機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文具盲盒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只有遇到比較貴的,才會讓家長幫忙購買。一些中小學生購買文具盲盒具有較為明顯的上癮傾向。
“其實,我真不想再給孩子買了,家里相似的文具太多了?!睂W生家長高女士一臉無奈地告訴記者,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朋友間有共同話題,或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面子”,家長不得不妥協?!爸?,孩子讓我給他買文具盲盒,被我拒絕了很多次,后來孩子纏著奶奶給他買?!?/p>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兩個10歲左右的男孩抱著一個印有海賊王圖案的文具盲袋不停地說著:“我就是從這個盲袋里抽到的‘路飛’(‘隱藏款’文具盲袋中的一根筆),你摸摸是不是?!逼渲幸粋€就是高女士的兒子。他向記者抱怨,隱藏款(盲袋)很難得到,這次還是沒得到。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學生得知,“隱藏款”易讓人上癮,很多孩子為此反復購買。
記者在某購物APP上發現,網絡購物平臺上也不乏文具盲盒,且價格較線下店更低。但家長們表示,網上出售的文具盲盒和盲袋無法挑選,心里不踏實,在線下店購買更讓人放心。
“盲盒社交”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未成年人盲盒消費調查報告,通過互聯網調研、抽樣調查、家長訪談等方式對文具盲盒展開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人購買盲盒與社交需求有關,且相較于成年人,未成年人更易購買成癮,不少孩子頻頻向家長要錢購買盲盒,導致精神恍惚,影響學習。盲盒營銷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人格養成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調查顯示,未成年人因同學之間討論文具盲盒話題而開始購買相關產品,并會因抽到“隱藏款”“熱門款”而成為同學們羨慕的對象,從而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據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家長反饋,未成年人熱衷于購買盲盒、收集盲盒的主導因素皆是同學、朋友之間必要的社交需求?!懊ず猩缃弧睂е虏糠治闯赡耆祟l繁或大量購買盲盒,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具購買方面的開支。
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學教師梁老師告訴記者,由于文具盲盒里的文具都很炫酷,有些筆帽是玩偶形態,極易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懊抗澱n都有一些學生不專心聽講,我不得不暫停講課提醒他們?!?/p>
梁老師說,孩子要想融入一個群體,需要有共同話題和愛好。文具盲盒和盲袋的多樣性和隨機性給一部分學生提供了共同話題。不買盲盒的學生,可能就是同學眼中的“另類”。文具很普通,也可能會被嘲笑。
除了影響學習外,文具盲盒還會誘發青少年犯罪。2021年12月17日,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袁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成年人沉迷盲盒,比較嚴重的后果多為盜竊和校園欺凌。未成年人難以抵擋盲盒的誘惑,家長應提高警惕。個別未成年人因盲盒得不到滿足而不擇手段,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犯罪。
袁紀進一步舉例說明,去年年初,寧夏銀川的李女士發現家中丟失2000元現金。經一番核實,最終得知是兒子偷偷拿去買了文具盲盒。當李女士發現一個抽屜里滿滿的鉛筆、橡皮、尺子以及涂改帶時,大吃一驚。
“在我知道的案例中,由于缺錢而產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占大多數?!痹o告訴記者,一些未成年人沉溺于網絡游戲和收集盲盒,造成大量不合理開銷,無法保障正常消費,又不敢和家長說,便將目光轉向其他同學。在這種情況下,易出現惡意地通過肢體、語言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現象。
文具盲盒產品質量令人擔憂
實際上,早在2021年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就曾發布相關消費提示:盲盒經營者營銷手段眾多,其中打造系列概念并設置最難獲得的“隱藏款”進行饑餓營銷,引發消費者沖動購買,助長了非理性消費行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好奇心強、喜歡攀比、消費觀念尚不健全,容易對盲盒上癮。上海市消保委建議出臺專門措施針對未成年人的盲盒銷售行為進行限制和規范。
2021年6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兒童用盲盒的消費提示,提醒購買盲盒的家長應引導孩子結合經濟能力、消費需求等量力而行,不要過分沉迷、避免成癮。消費提示稱,由于盲盒包裝的特殊性,容易導致消費者和生產者“信息不對稱”,加之盲盒分為普通版和隱藏版,可能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導致孩子購買和使用該類產品容易上癮。
除了盲盒營銷套路會對未成年人造成傷害外,盲盒本身也存在諸多法律與質量問題。與普通商品相比,盲盒存在虛假宣傳、侵權以及劣質等問題。袁紀告訴記者,在購買盲盒的時候,消費者極易被商家夸大商品價值、虛構中獎概率以及不實產品款式所誤導。
“在我們處理的文具盲盒事件中發現,盲盒內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都是‘三無產品’。有些文具盲盒不符合有關國家安全標準,有些是假冒山寨品或者二次銷售品,還有些是沒有生產日期、質量合格證以及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存在劃痕、掉漆、污漬等質量瑕疵?!痹o說。
2007年,當時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頒布了《學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并且在2020年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對其進行了修改,其中對文具的材質、做工以及丙烯酰胺等物質的含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此,袁紀認為,盲盒經濟是近年來的新鮮事物,國家現行法律法規對文具以盲盒形式銷售給未成年人,尚未作出禁止性規定。因此,相關企業應增加對相關社會主體的保護職責。未來國家應進一步明確相關法律法規,對向未成年人售賣盲盒行為加以規定和限制。
(責編 王茜)